七月底的德國科隆,再度成為全球《反恐精英2》玩家的朝聖地。IEM 科隆 2025 將於 7 月 23 日正式開戰,直到 8 月 3 日,來自世界各地的 24 支頂尖戰隊將齊聚朗盛競技場,爭奪高達 100 萬美元的總獎金。每年這個時候,「Cathedral of Counter-Strike」(反恐精英大教堂)這句外號總會再次被提起,因為沒有任何地方比朗盛競技場更能承載 CS 的信仰與熱血。
本屆賽事規格一如既往地高,Team Vitality 在去年 IEM 科隆以及今年年初奧斯汀 Major 奪冠後,再度成為最被看好的奪冠熱門之一。來自法國的核心選手 ZywOo 早早就表態:「科隆永遠是我們最想贏下的舞台,這裡的觀眾太瘋狂了。」對於任何職業選手來說,能夠站上這個舞台、聽見上萬觀眾為自己吶喊,無疑是榮耀的巔峰。
談到參賽陣容,今年的 IEM 科隆可說是群星雲集。除了 Vitality,像是 G2、FaZe、NaVi、Astralis、MOUZ、Heroic 等熟面孔也都在列。而來自亞洲的 TYLOO 和蒙古隊伍 The MongolZ 也成功晉級,後者近幾個月氣勢如虹,在奧斯汀賽事中甚至擊敗過世界排名前十的隊伍,讓不少人刮目相看。
賽事從入圍賽階段展開,16 支隊伍將進行雙敗淘汰賽,所有比賽採三戰兩勝制。前八名將晉級小組賽,與依據 Valve 區域排名(VRS)直接晉級的八支戰隊會合,進入更加殘酷的分組對決。
小組賽階段採用 GSL 制的雙敗機制,意味著沒有隊伍能輕鬆過關,即便是 Vitality 也可能被提前淘汰。每組前三名將晉級季後賽,其中小組第一直接晉級四強,而第二與第三名則需從八強戰開始力拚出線。季後賽採單敗淘汰制,四強賽與八強賽為三戰兩勝,總決賽則是五戰三勝制,容錯率極低。
如果你曾在凌晨三點,一邊啃著冷掉的披薩、一邊盯著 Twitch 看 CS 生死局,那你一定懂這種節奏有多緊繃。正如 G2 的 NiKo 曾說:「打進總決賽從來不是靠運氣,那是半年來訓練與團隊合作的成果。CS 不只是手速,它更像是一盤下得飛快的棋局。」
這樣的壓力與強度也造就不少電競傳奇人物。例如 FaZe 隊長 karrigan,從丹麥到美國再到德國,年過四十依然活躍一線;又如 Team Spirit 的新星狙擊手 donk,在去年 IEM 卡托維茲一戰成名後,如今被視為 ZywOo 的接班人。這些故事與歐美傳統體育相似,讓人想起高中籃球隊的明星後衛,或街頭永遠能拿下花式挑戰第一名的滑板少年——他們不只是「打遊戲的人」,而是真正的「新世代運動員」。
作為一場全球性電競盛事,IEM 科隆的轉播覆蓋也十分廣泛。無論你是在紐約的頂樓公寓、巴黎的咖啡館,還是首爾某家凌晨營業的網咖,只要你打開設備,就能與全球數百萬觀眾一同見證這場電子競技的巔峰對決。
目前主辦方尚未公布詳細賽程,但可以肯定的是,本屆 IEM 科隆勢必將引爆新一波話題。不論是 Vitality 是否能成功衛冕,G2 能否雪恥去年四強止步的遺憾,還是 The MongolZ 能否再次掀起「黑馬奇蹟」,都將成為粉絲茶餘飯後熱議的焦點。
至於為什麼 IEM 科隆總是能成為如此獨特的存在,或許正如 ESL 策展總監 Marcus 所說:「科隆之所以特別,不是因為獎金,而是因為它承載了太多 CS 的歷史。你會看到老玩家牽著孩子進場,這是一種傳承。」
2025 年的夏天,《反恐精英2》再次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央。無論你支持哪支戰隊,也許你會像加州的工程師 Tom 一樣,在深夜打開 Twitch,然後對自己說:「好啦,讓我看看這場残局他們會怎麼解決。」
這不只是一場比賽,這是全世界 CS 玩家心中信仰的再次回響。
留言
發佈留言